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09的文章

小小投手(1歲4個月)

圖片
亮亮目前最強的技能,就是丟東西。這丟東西可是架式十足,不知道Wang40小時候是不是也有這架勢啊~~哈!! 嘿!看球! 2009昱昱亮亮 大顆的球也沒問題! 2009昱昱亮亮 投球準備動作,還面帶微笑~~ 2009昱昱亮亮 架式十足!! 2009昱昱亮亮

兼具實用與娛樂效果的循環扇(3歲5個月、1歲4個月)

圖片
  炎炎夏日到了,剛好缺那麼一個電扇!!循環扇的廣告又打很大!所以就考慮買一個來試試看~~   事先做了功課,大家都說米國的某牌很好,耐操耐用風很大(風切聲也大)。不過看在風切聲大的問題下,狗窩也沒那麼大,不需要對流距離十幾二十幾公尺,應該不需要花大錢買米國牌的。於是網路找了一下,在 [這篇討論] 中看起來,勳風的產品似乎不錯,於是就趁假日前往大賣場看看囉~~   到了大賣場,果真有這台12吋的,把鼻還發揮RD實驗的精神,跟賣場的勳風銷售小姐借了一顆海灘球,嘿嘿!真的吹的起來耶!似乎很不錯,把勳風的12吋放進手推車,繼續前進購物~~疑!怎麼裡面擺了一台大同10吋的,"感覺"站更遠卻吹起來更有感覺?!此時,大同的銷售小姐趁機巴拉巴拉~~~於是把鼻再度發揮RD實驗的精神,走回去跟勳風的銷售小姐再借同一顆球,疑?!吹不起來!(實驗做到這,似乎看到勳風的銷售小姐向大同的銷售小姐露出勝利的微笑~~)可是這樣比似乎不客觀,因為勳風展示的前面沒有掛牌,大同展示的有掛牌,可能是大同的掛牌導致風流被破壞,所以吹不起來。   沒關係,RD就是要有實驗的精神。回頭去還球,順便把勳風那台"借"過來,跟大同的擺在一起,兩台一起開~~~,站在兩三公尺外,"感覺"大同的風真的比較大啊~~於是,把鼻選擇相信感覺~~加上大同是台灣製,又是十吋的,比較小,以後要收比較好收。所以,把鼻就很厚臉皮的把勳風的展示品,跟已經放在手推車上的勳風12吋拿回去(勳風的銷售小姐還是笑笑的啦!蠻好了~~)然後把大同10吋的放進手推車~~迅速逃離現場(嚕這麼久!實在是覺得太丟臉了)~~~   賣場逛到一半,順便幫小昱亮亮要了兩個電池廣告氣球(把鼻真是太厚臉皮了,直接過去要氣球,推銷人員推銷的電池連拿起來意思看一下都沒有~~:Q,把鼻以後應該很有當歐吉桑的實力~~)   回到家,電扇開下去~~讚啊!!把鼻突然突發奇想,家裡沒海灘球,剛剛凹給小朋友的氣球也可以拿來玩玩吧!   放一顆~~哇~~飛好高!那兩顆可以嗎?嘿嘿!!也可以耶!兩顆互轉繞圈圈,一台千元有找的果真也有氣旋渦流效果!!可惜只有兩顆,不然把鼻應該會一直放下去,玩玩看總共可以吹起幾顆!   兩個小朋友也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開始玩起來了~~小昱還說:哇!她們兩個人一起跳舞耶~~哈! 2009昱昱亮亮 廢話...

體貼的小昱2(3歲5個月)

記得一年多前, 樓下的黃媽媽跟媽媽說, 孩子到了3~4歲時會最聽話最貼心 當時的媽媽只能盼望+期望 前一陣子, 小昱還常常對媽媽發脾氣或拿媽媽出氣, 經常出現打媽媽推媽媽的行為 害媽媽好難過, 只能安慰自己, 也許, 小昱正在學習負面情緒的表達吧~ 最近, 在母親節過後, 小昱的態度180度大轉變... "媽媽, 你有沒有覺得累?" "媽媽, 我幫你捶背... 這樣有沒有舒服?" "媽媽我愛你" "媽媽, 玩具我幫你收, 你只要收一點點就好了" (孩子, 玩具應該你自己收, 不是你幫我收哦!) "媽媽, 我跟你一起去晾衣服好嗎?" 小昱還會在媽媽忙的時候幫媽媽看著弟弟, 弟弟若做出危險的事, 小昱都會大聲求救 小昱是最棒的幫忙小超人, 也是爸爸媽媽最貼心的女兒!! :) (媽媽現在又開始擔心不知可以維持到什麼時候...)

倒栽蔥!!(1歲3個月)

亮亮會走會跑之後,都喜歡衝很快 可是,不知道是太可愛頭太大,還是怎樣? 偶爾會重心不穩,真的是標準的 "倒栽蔥" 或是 "狗吃屎"!! 在宜蘭的草莓博物館前廣場,小亮超愛那雙嗶嗶鞋,加上睡飽了,又有廣場可以跑,所以超級興奮的跑來跑去~~~結果~~ 不知道是真的太好笑還是把鼻媽咪太沒同情心,事後看這段影片,只覺得很好笑~~ 把鼻還說:可惜最後面沒有錄到,反正都會倒栽蔥來不及救,應該錄完的!! 真是挖哩哩~~

自得其樂~~(3歲5個月)

小昱是很可愛很快樂的孩子 更會自己玩的很高興,而且還會帶動弟弟一起玩 這是小昱自己發明的舞步~~ 怎麼不動 ~~ 把鼻媽咪覺得很有趣,就一再要小昱表演 想不到小昱也會不耐煩~~ 這也是小昱自己發明的 => 媽媽後來有問小昱, 小昱說這是學校爆米花老師教的啦~ :P 勾勾點點緊來走 自己玩的很高興,只是玩到樂極生悲,踢到床腳 好痛~~~不過馬上又玩起來了~~哈!

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3歲5個月)

圖片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這是小昱最早會唸的唐詩,記得是兩歲多時吧!阿公阿嬤在帶小昱吃紅豆湯時,都會唸這首詩給小昱聽。有天小昱就自己突然整首詩唸出來了! 孩子還不會說話時,真的其實都聽的懂,而且也都在學~~ 2009昱昱亮亮 今天吃紅豆湯,小昱又念了一次! 過沒多久,小昱居然自己改了最後一句,還很得意!!唸到嘴角冒泡~~~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 好吃自己吃 。 這小妮子,看來以後會是亂改課文,或是在課本上幫偉人照片加工搞怪的高手!!

扇子(1歲3個月)

小亮在外公家拿著扇子揮啊揮, 外公怕小亮被扇子戳到... 外公: 扇子拿來 小亮搖搖頭轉身走 外公後面追去: 扇子拿來! 小亮搖搖頭轉身跑 外公在小亮後面追了兩三回才道: 那扇子是我的, 拿來! 小亮停住, 用力將扇子甩在地上, 轉身跑掉 還不開口講話的小亮, 很有個性...

異位性皮膚炎知多少

異位性皮膚炎知多少 我的小男孩8歲了,從小聰明伶俐的他卻時時刻刻不停的搔抓皮膚,尤其是洗完熱水澡後更是抓到紅腫破皮,就寢時亦抓得無法罷手!作為父母親看在眼裏當然感覺到焦慮不安,常常喝令小孩不要再抓了,但小孩露出幾許無奈、無助的神情說明了一切:「不抓就是會癢啊!」也看了很多皮膚科醫生都無法根治,且一般的藥膏都含類固醇,抹久了又怕有副作用,反反覆覆的發作令家長頭痛不已。 許多家長的小孩都跟我家有類似的情況,其實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何謂異位性皮膚炎?其實就是「異位性體質」的一種皮膚表現,所謂異位性是指「無定位」或「奇異」的意思,異位性體質則是指對周圍環境的刺激有較強反應能力的一種過敏狀態。是一種遺傳疾病,這些人或家人容易得到眼睛癢──過敏性結膜炎;鼻過敏──過敏性鼻炎;胸悶──氣喘;皮膚癢──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毛病。這五種病,事實上是發生於不同器官的同一種病,只是不一定同時發生在同一人身上。 主要症狀和發生位置:大約80%的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於1歲以前,它的基本症狀就是癢和抓傷後的皮膚發炎。皮膚對癢的耐受性較別人差,例如:對熱刺激或毛線衣刺激,常為陣發性發作,特別是夜裏更加嚴重。長期的搔抓後,皮膚變成苔癬化,反而皮膚是越抓越癢,只要是手指可及之處都是傷痕累累。最常見的位置是手肘臂窩和腿部膝膕窩處,其它像踝關節處和腳背、手背皆是好發之處。 造成病情惡化的原因:1)熱、冷或周圍氣溫突然改變。2)運動流汗。3)磨擦或刺激性衣服的接觸,如:毛衣、尼龍衣料等。4)牛奶、蛋等食品或花粉等吸入抗原。5)接觸抗原或刺激物,如:肥皂或日光等。6)精神緊張、焦慮等。 如何讓病患的手不去抓癢處:改善環境是最重要的一環。另外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特色就是乾燥──「缺油又缺水」。所以由補充水份、補充油脂和避免過敏原三方面著手應該是很好的預防方式。 改善環境 夏天避免過度流汗──在有冷氣空調的涼爽環境下,癢感會降低。減少激烈運動,勿運動過度,最好的運動應該是游泳。最近夏天有一次帶著我小孩去風景區遊玩,在烈日下,異位性皮膚炎發作,下午帶去游泳後,皮膚完全恢復正常。每日需補充2,000~3,000c.c.的水。 冬天要避免乾燥──冬天溼度降低、空氣乾燥皮膚易癢和乾裂,所以宜適量塗抹凡士林或類似保溼的乳液。 洗澡不要用太熱的水,會把皮膚表面油脂洗得太徹底,肥皂應減少使用。 衣服方面避免穿著毛料製品,盡量穿著...

異位性皮膚炎 -- 病患的夏季保健

異位性皮膚炎病患的夏季保健 「醫生呀!我這個兒子現在唸國中三年級,打從國小二年級開始,他就被診斷有異位性皮膚炎。最近夏天到了,他幾乎每天在學校上課都流了滿身汗,而且他最喜歡打籃球,每天下課、打完球之後總是全身奇癢難耐,當天晚上常常癢到睡不著覺,東抓西抓的結果是皮膚炎大發。我發現他的皮膚炎又惡化了,就要求他不准吃炸雞,因為夏天吃油炸的東西容易上火氣,皮膚炎會惡化,你說對不對?」 「醫生,我很喜歡游泳,可是媽媽不准我游泳,因為游泳池水中的氯氣會刺激皮膚。」 「醫生,你可不可以幫我開診斷證明?因為我的臉每次曬過太陽之後就整臉發紅發癢,我向老師要求不要參加朝會或體育課,老師卻認為我是故意逃避。」 炎炎夏日即將來到,對於喜愛戶外活動的人來說,如此陽光燦爛的季節,可以說是上山下海、樂山樂水的大好時機;然而,對於生活在台灣的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而言,夏天悶熱潮溼的氣候,卻有可能反而造成他們的病情惡化;許多人也擔心曬太陽、游泳、吃冰、吹冷氣等夏天常做的事會使異位性皮膚炎變得更加厲害。另一方面,由於長期反覆性的皮膚發炎,也往往使得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看起來黑黑髒髒的,無形中也令他們擔心夏天到來時無法穿著較為清涼的衣服。以上都是異位性皮膚炎病患夏季常見的問題,那麼這些患者夏天要如何保健呢?首先是要注意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保養的技巧: 食 在飲食方面,站在皮膚科醫師的立場,只要吃得健康、營養、均衡就好,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其實並不用太多的限制,除非真的有很明顯的一吃某種東西就惡化的病史,才需特別禁止,否則道聽塗說的結果是一堆東西不能吃,不但容易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也失去享受美食的樂趣。 不可否認的,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在幼兒期的確較容易對一些食物或牛奶產生過敏反應,但是這些情形多數長大後會改善,而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工作是適度的吃藥和擦藥,如能好好做到,九成以上的病情可獲得控制,一味的限制飲食,反而容易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增加病童的心理壓力、使家長精疲力竭,反而疏忽了更重要的治療措施。當然,一些高熱量高油脂的垃圾食物本來就不應吃太多,而辛辣、油膩的刺激性食物也較容易引起皮膚的癢感,夏天時常吃也容易全身冒汗,汗水一旦鬱積在身上,往往又會癢起來,因此還是少吃為妙。 衣 衣物的選擇上,應盡量穿著寬鬆透氣、吸汗效果佳的棉質衣物,避免毛料、尼龍類或緊身不透氣的衣物,如果可以的話,盡...

異位性皮膚炎 -- 成功故事--母女挑戰異位性皮膚炎

成功故事--母女挑戰異位性皮膚炎 文章出處:康健 第085期 2005/12/01 出刊 作者:朱芷君 異位性皮膚炎雖不會傳染 , 卻嚴重影響 生活品質 , 病因複雜 , 反覆發作 ....。 採訪時 , 林君玉拿出女兒梁世璇北一女畢業時拍的紀念照 , 滿懷驕傲 : 「她很難得 , 異位性皮膚炎會劇癢 , 睡眠不足 , 她還是很上進。」辛苦似乎已拋在腦後。 梁世璇一出生就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 , 還合併氣喘和鼻子過敏 , 「真的很難帶 ,」林君玉回憶 , 冬天不能蓋厚被子怕不透氣會更癢 , 但太薄怕著涼感冒 , 更難受的是發作時 , 每天早上起來看到女兒 除「棉被、床單血跡斑斑 , 皮屑一堆。」 由於自己是中醫師 (台北市立中醫院主任 ) , 林君玉採取中醫調理女兒體質 , 發作時配合西醫治療 , 飲食上格外注意 , 「要清淡、太營養、太雜都不行 ,」林君玉常常自己先吃 , 覺得新鮮、不會太躁熱才讓女兒吃 , 也教 他避開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 因生活上許多不便 , 皮膚又和其他小孩不太一樣 , 孩子難免沮喪 , 「父母要多關心、讚美 ,」林君玉常親親抱抱女兒 , 「但不要因為有病 , 就不對他有所要求 ,」她提醒 ,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 , 了解他的天份和興趣 , 給她憧憬和目標 , 以分散對疾病的注意力 , 「溺愛放任 , 沒打好基礎 , 小孩長大更辛苦。」 開朗少女抗病記 目前就讀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三年級的梁世璇 , 開朗流利的言談中聽不出怨嘆 , 「小時候會擔心皮膚不好 , 同學不敢靠近 , 」她說 , 還好這種病滿常見 , 同學能接納 , 甚至對自己更好 , 「我很幸運。」 台灣強大的升學壓力 , 是異位性皮膚炎孩子的一大挑戰 , 熬夜、睡不好都容易發作 , 但梁世璇也靠成績得到自信 , 「從小就名列前矛 , 很喜歡讀書 , 」 這股勁讓她熬過皮膚炎不適 , 「和同學在外面唸書 , 怕被看到不敢亂抓 , 唸一唸入神就不覺得癢 , 」她反而不習慣在家做功課。 林君玉也很佩服女兒意志堅強。梁世璇國三考高中前 , 因壓力太大 , 抵抗力降低 , 發生膿痂疹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 細菌由傷口侵入腎臟造成急性腎炎 , 整個人水腫 , 卻還能撐著去考期末考 , 因服藥造成血壓過低、暈眩 , 只好到保健室寫考卷 , 「她等公車回家時打電話給我 , 說眼前發黑 , 根本...

異位性皮膚炎 -- 拒絕偏方,汲取老祖宗智慧

拒絕偏方,汲取老祖宗智慧 作者:朱芷君 出處:康健 第085期 2005/12/01 出刊  異位性皮膚炎雖然不會傳染,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病因複雜、反覆發作的頑固特性,也讓民間偏 方、另類療法有了可乘之機,在日本甚至製造了「異位性皮膚炎產業」(atopic business),遍及高價 的健康食品、特殊保養品、SOD食品、溫泉療法等,受害者眾,還有專業律師團為其求償。  而台灣家長的偏方血淚史也不遑多讓。張小姐的孩子出生沒多久就發病,皮膚一直不好,「他在幼稚 園會偷偷去廁所照鏡子,看脖子上的紅疹,還會問我,什麼時候皮膚才能像媽媽一樣白白、滑滑的?」 張小姐覺得好心疼。  因此朋友告訴她有個「老師」能用水晶棒按摩改善體質,張小姐馬上就帶兒子去試,「我平常不是那 麼衝動的人,實在是不想看小孩受苦,」她解釋。  治療一次1000元,為了加強效果,「老師」還說服她買了17萬元的水晶床,病情卻不見起色,反而 發作更厲害,「老師說這是排毒,就是要發出來,要有耐心,」張小姐回想,後來增加到一星期治療3 次,持續了一個半月,兒子的濕疹開始流湯,還因為睡水晶床久咳不癒,張小姐愈來愈害怕,才終止這 場失敗的治療,「醫生看到傷口都嚇死了。」  通常這類療法,多利用家長想快點治好的心理,加上對類固醇的恐懼,以誇大的宣傳方式包裝:  ×「一定會好」、「只要○個月、○次就會有效」→拿不出科學證據。  ×「幾乎100%的人都能痊癒」→忽略個人差異,甚至以「連○○病都能治好,何況是異位性皮膚炎」 訴求。  ×「保證不含類固醇」、「是排毒而不是病情惡化」→治療失敗時推卸責任。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不斷增加是世界性趨勢,「如果有人能根治,他應該得諾貝爾獎,」朱家瑜說,而 且有些患者會自然痊癒,「沒有對照組,根本不確定是不是偏方有效。」  家有病人,「很多人都會提供偏方,最好先和醫師討論,」女兒是重度患者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 院區主任林君玉表示,她也曾到華西街買現殺蛇煮湯給女兒喝,「結果沒用。」  好消息是,比起不切實際的偏方,老祖宗留下的中醫,比較能和西醫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中西互補效果佳  早在18世紀醫書《外科正宗》,便記載和異位性皮膚炎症狀類似的皮膚病。中醫認為,此病和先天體 質有關,可依症狀分為濕熱內蘊、脾虛濕盛、陰虛血燥、脾腎兩虛,治療方向為清熱除濕,養血潤燥。  1992年,倫敦兒...

異位性皮膚炎 -- 適時放手,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

適時放手,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 作者:朱芷君 出處:康健 第085期 2005/12/01 出刊  如果你的孩子,生活裡穿衣吃飯洗澡睡覺運動,統統有一大堆注意事項,上學要請老師關照,還得按 時吃藥擦藥,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生到一個「磨娘精」?  家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父母帶到會哭,不曉得要怎麼做才好,」台北市立中醫院主任林君玉形 容,即使自己就是醫生,也經歷一番摸索,才累積出對抗病魔之道。  「有媽媽為了照顧小孩還辭掉工作,」身兼醫師和病患家屬,朱家瑜很能體會這些家長的痛苦,但他 並不贊成過度呵護這些孩子,「病是孩子自己的,父母不可能照顧他一輩子!」  他看過太多依賴心重、長不大的子女,把皮膚爛當成是媽媽的責任,來看門診,媽媽東問西問,自己 卻樂得輕鬆。更嚴重的,還把皮膚病當武器,想逃避升旗、體育課時就故意抓、不吃藥,把皮膚弄得爛 爛的。  「異位性皮膚炎不是缺陷,也不會少塊肉,不需要特別待遇,」朱家瑜強調,既然是長期抗戰,家長 應該從小鼓勵孩子參與自己的治療,養成習慣,才能控制好病情。  因為止癢藥膏不含類固醇,朱家瑜從女兒兩歲就教她擦,還跟她比賽一人擦一手,看誰先擦好,旁邊 看的姊姊也學會幫妹妹擦。類固醇藥膏則是給她適量後,讓女兒自己塗開。  「不要追著罵孩子要他擦藥,」朱家瑜認為,孩子會覺得「藥膏=囉唆會打人的媽媽=敵人」,等孩 子進入青春期叛逆起來,親子關係僵持,對病情更有害無益。  朱家瑜也提醒,爸爸們要和媽媽並肩作戰,不要互相指責是誰的錯。除了互相支援,更可以善用小孩 崇拜爸爸的心理,把擦藥、擦乳液當成親子互動時間,「對親子關係絕對是正面的。」

異位性皮膚炎 -- 改善生活習慣.溫柔呵護肌膚

改善生活習慣.溫柔呵護肌膚 作者:朱芷君 出處:康健 第085期 2005/12/01 出刊  異位性皮膚炎病人不僅本身需要長期抗戰,對照顧者——特別是媽媽,更是勞心勞力的工程。太冷不行、太熱不行,夏天怕流汗,冬天怕乾燥,看孩子癢得睡不著,自己也心疼。  為了改善病童生活品質,減輕反覆發病及嚴重度,一定要做好日常生活保養,避免惡化因素(見表2),輕度患者甚至可達到不用藥物,也能降低中重度患者用藥及發作頻率。 皮膚保養  已有研究證實,除了過敏體質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因先天皮膚代謝、保護功能異常,使過敏原容易侵入,所以提高皮膚的防禦機能,將對病情大有幫助。  正確清潔:水溫不過熱,如果沒有很髒,清水洗澡即可,不必天天用肥皂。選用刺激性較低的肥皂或沐浴乳,充分起泡後使用,不要用毛巾搓洗皮膚,泡沫沖乾淨避免殘留。藥皂雖宣稱有殺菌效果,但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不適合患者。  很癢時,可請醫師開止癢的藥水泡澡。  保濕:乾燥也會加重皮膚炎,洗完澡皮膚含水量高,最好五分鐘內擦上保濕產品。  一般人擦乳液可以維持較久,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卻會一下子就覺得乾,隨時補擦很重要,尤其是手、小腿、額頭等,但發炎處不能擦。  保濕產品很多,「沒有一個是大家都適用,」朱家瑜認為,有經過皮膚科醫師測試(標示Dermatologist-tested),擦了能改善乾燥、發癢就算不錯,也可諮詢醫師。  有些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保養品,添加的成分有助改善病情,包括:  ◆ 天然活泉水,具有免疫調節功能。  ◆ 特殊礦物鹽及微量元素(硒),可以抗自由基及發炎。  ◆ 燕麥萃取物,抑制發炎,修復角質層。  ◆ 專利天然保濕因子及神經醯胺,模擬角質成分,有效改善皮膚炎。  專用保養品價格較高,如果覺得負擔大,可以用來擦臉,其他部份用一般乳液即可。  羊毛脂、香精、防腐劑是易過敏的成分。醫師最推薦擦凡士林,成分單純安全又便宜,保濕度持久,適合很乾的人。怕不透氣,一次可擦薄薄一層,順著毛髮擦,出油、長痘痘處則擦較清爽的乳液。  健保也有給付只有保濕劑成份的藥膏,可以請醫師開來用。 飲食  影響異位性皮膚炎病情的因素很多,除非確認孩子吃特定食物後會惡化,不吃就明顯好轉,才需要少吃。可以每天做紀錄,觀察食物和病情的關連,自己的經驗法則比過敏原測試更有意義。  兩歲前幼兒,免疫機能未發育完全,比較容易出現食物過敏,但會...

異位性皮膚炎 -- 一定要懂的異位性皮膚炎知識

一定要懂的異位性皮膚炎知識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638 2005/12/01 康健85期 解惑篇 問: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病?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濕疹)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好發於嬰、幼兒,並不會傳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通常會合併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等,也就是所謂的過敏兒。 濕疹是皮膚非感染性的發炎症狀,通稱為皮膚炎。皮膚炎的種類很多,包括接觸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等,小朋友身上發癢或突然出疹子,並不一定是異位性皮膚炎,最好請醫師診斷。 隨著年齡變化,發作的部位也會改變。嬰兒期(兩個月到兩歲)以頭部為中心,臉頰、頸部、頭皮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水泡抓破會形成痂皮。 兒童期濕疹分布範圍擴大,延伸到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臉上反而較不明顯,皮膚變粗厚,嚴重時可能會蔓延全身。成人期發作時,濕疹部位以四肢彎曲處為主。 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特徵就是癢,尤其睡覺時,常因癢而無意識搔抓,導致發炎,增加傷口感染的機率,嚴重時甚至要住院治療。 由於皮膚常處於慢性發炎,外觀乾燥、脫屑,變黑、紋路變多,急性時傷口還會有滲出液,流湯流水,影響孩子情緒很大,也是異位性皮膚炎難纏之處。 問:異位性皮膚炎能治好嗎? 黃小弟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從嬰兒期就發病,醫生曾告訴媽媽:等他一歲就會好;接著又說兩歲會好……到現在又有人安慰她,青春期就會好,她只好祈禱真有這麼一天。 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大多在5歲前發病,2~7歲是高峰期,之後逐漸減緩,「到青春期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會不藥而癒,」開設過敏與免疫性皮膚病門診多年,小女兒也是患者的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家瑜說,這只能用幸運來形容。但也有人長大反而惡化,或到青春期才發病。 由於病情容易時好時壞、難以預測,父母難免為了想根治病急亂投醫,「每個人發病、惡化的曲線不同,沒辦法說幾歲一定會好,這是上帝決定的,」朱家瑜強調,但好好治療會更有希望,像唸書要考第一志願,平常就要努力保持在前段,「增加上帝選到你的機會。」 問:異位性皮膚炎可以預防嗎? 父母之一若有過敏體質,孩子有三分之一的機率遺傳到,如果兩者都有過敏體質,孩子遺傳到的機率將提高到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台灣約有15~20%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