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
亮亮哭哭的時候,小昱會到亮亮身邊說:不要哭嘛~~~不要哭嘛~~~
亮亮睡覺的時候,小昱會趴在旁邊看,笑著說:這是我的弟弟!嘻~~
亮亮大便要換尿布,小昱就會很熱心很努力的要幫忙,拿尿布,拿屁屁膏......
把拔要幫亮亮包包巾的時候,小昱也會拿東西要來幫亮亮蓋,怕亮亮冷到,雖然他拿的是彌月蛋糕的大張DM.....:Q
小昱長大了!當姐姐了!
2007亮亮出生 |
2007亮亮出生 |
2007亮亮出生 |
2007亮亮出生 |
2007亮亮出生 |
2007亮亮出生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23 3265g | 1/24 | 1/25 | 1/26 住進來 | |||
1/27 2960g | 1/28 2960g | 1/29 2980g | 1/30 3040g | 1/31 3140g | 2/1 3180g | 2/2 3260g |
2/3 3340g | 2/4 3380g | 2/5 3460g | 2/6 3520g | 2/7 3560g | 2/8 3620g | 2/9 3700g |
2/10 3760g | 2/11 3860g | 2/12 3940g | 2/13 3980g |
2007亮亮出生 |
文╱台北市樟新托兒所所長 黃琬玲
「你白痴(笨蛋)啊!」「耳朵聾了!」「不聽話,警察來抓你了!」「再吵就把你送別人!」「不乖要打打了!」「你再說一句看看!」……你也對孩子說過這些話嗎?大人負面的話語或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與日後社會群性的發展。現在,就收起這些負面話語,想想看怎麼跟寶寶溝通比較好呢?
你的一言一行正在影響著孩子
嬰兒必須靠著父母或照顧者的引導與互動,一點一滴的來認識自己與世界!還沒有當父母的朋友們,對於自身的言行舉止,是不會特別注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但是,一旦當了父母,就會驚訝的發現,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強,稍不留意,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全都被孩子學會了!
平常生活中哪些話是正面的?哪些話是負面的?一般人沒事是不會去分析它的,甚至會覺得說負面的話又有什麼關係呢?然而俗語說的好:「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其實語言常會有隱喻的、暗示的效果,許多父母會在自己情緒不佳時對孩子說一些負面的話,或者是已經習慣用負面的說話語氣,在不知不覺中就脫口而出。別以為那麼小的孩子不懂喔,因為大人說負面話時不佳的語氣與態度,已經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不良的影響了!
非理性的寵溺與責罵,只會出現反效果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責任重大,常常會氣急敗壞的罵孩子,好像孩子不罵就成不了器;也有家長對孩子百般寵愛,捨不得罵,一直放任的結果,最後失去準則,又回到負面的循環。
父母責罵孩子的負面語詞與態度,有各式各樣的呈現,非理性的父母會一邊動口還一邊動手,也不管時間與地點,有時我們會在公共場所見到弱小的孩子大聲哭哭啼啼的,大人凶惡惡的動手,心裡總會偷偷的指責父母的教育態度不甚妥當。
有些父母雖然不會動手,但是說的話也不怎麼好聽:「你這個壞孩子!」「你白痴啊!」「耳朵聾了!」「不乖我就不要你了!」「再吵把你送給別人囉!」「不聽話,警察來抓你了!」「活該,早就跟你說會摔跤了吧!」「皮癢喔!我要打打了!」「你再說一句看看!」
為了孩子好,應做到「六不」原則
想想看,當寶寶惹父母生氣或挫折時,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其實,大人們如果能多深思,仔細想一想因果關係,自然就能謹慎戒除以負面的方式對待孩子。接著再次提醒家長,無論您再煩燥、脾氣再壞,千萬切忌:
1.不要罵孩子「笨」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與別人互動後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醜」、「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出「笨」、「醜」、「不乖」的特質,更糟糕的是孩子就這樣認定自己了。
2.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的缺點、弱點
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批評的孩子,有的會產生退卻行為,愛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氣囉!這些孩子的人際應對進退技巧,自然不容易朝正向發展,一旦形成「不好相處」的特質,對孩子日後社會群性的發展是有很大妨礙的。
3.不要常以物質誘惑、威脅刺激要孩子表演或表現取悅大人
喜愛表演、表現是部份孩子的天性,要自然、不要勉強,尤其是以物質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來達到孩子的行為目標,會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4.不要對孩子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等拒絕的話
夫妻吵架或育兒壓力大時,容易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痕,會深深影響著孩子未來與異性或親子的相處模式,誰都不希望下一代的親密關係發展出現負面的障礙吧!
5.不要認為孩子能力不夠、很多事都做不來,而不讓孩子動手學習
當父母是「萬能」時,孩子就是「無能」的!並非孩子「不能」或「不願」去學,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觀察,的確是父母不給孩子學習機會!
‧強勢父母想掌控主權,凡事都需要父母,不願讓孩子自主。
‧父母因為擔心、恐懼,不讓孩子探索,因而犧牲孩子的學習機會,更遏阻了孩子的潛能發展。
6.不要只是處罰孩子,應進一步衡量「處罰」對孩子是否有效?
當錯誤已經發生了,應冷靜、耐心地跟孩子說明犯了什麼錯,討論分析應該如何避免錯誤發生,正向的處理過程更為積極有效。
別再懊惱!從現在起以正向的態度對待孩子
有些愛跟孩子發脾氣、說負面話的家長,常懊惱的表示自己應該要改一改脾氣了,但是,就是很不容易做到十全十美,這是人之常情,不要因而有焦慮,只是要時常彼此提醒。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是聰明、活潑、健康、有自信的,自己卻常失準則地做錯誤示範,日積月累的慣性,造成根深蒂固的影響,孩子將承擔盡其一輩子的努力,可能都無法擺脫大人負面暗示的陰影。親愛的大人們,豈可不慎啊!在此呼籲大人們要小心,千萬別把孩子的性格導向負面發展了喔!
(詳文請見2006年四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壞習慣』,壞習慣並不可怕。在孩子的成長中壞習慣可能就更多了。因為他們還不了解真正意義上的對或者錯。這些要靠我們來告訴他們。但是單純的只告訴他們說:『不對!不許這樣!這樣是錯誤的!』而你呢,還會說話不算話,自己沒有去遵守。父母們也許不知道,自己的這些壞習慣正在影響著孩子。因為寶寶們的眼睛時刻在看著你。
壞習慣一、工作繁忙壓力大,回到家看到4歲的女兒不是時候地又吵又鬧,你終於忍不住大吼起來:『怎麼老是哭啊哭啊!別哭了,真是個煩人精!』
一個自尊並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過成人的尊重。如果我們不給予孩子這種尊重,對孩子很粗暴,孩子也會想當然地認為別人就應該按照我說的去做,難以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壞習慣二、結婚多年,你和愛人經常為一些『今天是你做飯還是我掃地』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 當著孩子的面吵翻天 ,事後又言歸於好。
我們的敵對、爭吵,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我們吵架時的神態、姿勢、語氣語調、用語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日後孩子在游戲時,就對著洋娃娃嫩聲嫩氣地罵,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對小朋友說粗話、髒話。
壞習慣三、你辛苦工作,勤儉持家,捨不得給自己買新衣服,可是對兒子卻很大方 ,他要奧特曼、要超人都照給不誤,也不叫他節省。你的想法是:獨生子女社會,不就是為了一個孩子嗎?
我們的這種『愛』,會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麼能體會到掙錢的辛苦呢?
壞習慣四、每天你下班回到家裡,總是習慣性地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裡過得怎麼樣?都學什麼了?』 一邊問,一邊就忙著做飯,整理房間,或者看報紙。
我們的行為好像在告訴孩子:我並不關心你的答案,我現在真正關心的是能不能趕緊准備好晚飯,或整理好房間、看完今天的報紙。』這種做法只能從孩子那裡得到一個令人又驚又氣的答案:『沒什麼』,『湊合』,或者『還行吧』。於是,孩子從我們身上學會敷衍別人。
壞習慣五、你兒子為爭奪玩具而跟別的小朋友吵架,你罰孩子一星期不許玩玩具。幾天後,你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懲罰有些過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後一致』,於是說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話收回。
我們犯了錯誤,拒不認錯,孩子也跟著一錯到底。
壞習慣六、家裡電視機壞了,你請兒子的舅舅來幫忙修理。到了約定的時間,舅舅卻打電話說有急事來不了了。你掛斷電話,對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後再不找他幫忙了。』
責備和埋怨不僅無濟於事,還給孩子做了一個壞的表率:在面對失望的時候,我們沒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是一味責備和埋怨別人。
壞習慣七、晚飯後,女兒吵著要你給她講故事,可你總是不停地忙著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間;回復郵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剛要坐下講故事,忽然又有什麼事情要去處理了。
我們的行為舉止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家庭中只有家務沒有游戲,為了在這個社會裡生存和生活,必須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時無休止地工作、乾活。
壞習慣八、你和兒子排隊在超市等著付款。一位婦女插隊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後面排隊去。但是她對你的話置之不理,於是你提高嗓門,與她理論,最後爭吵了起來。
我們的做法 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社交技能訓練 ,使孩子誤以為吵架、謾罵乃至打架都是解決衝突的好辦法。你就會經常看到孩子為了爭搶玩具而與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壞習慣九、你是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成員,老師請你幫忙寫幾篇小文章用在園報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還不能完成這幾篇文章。這時候,你打電話給老師,告訴她你病了,讓她再找其他家長來寫。
沒有嘗試就先退縮,那麼,我們平時告訴孩子要『說到做到,決不食言』的光輝形象就毀於一旦,孩子學會了把許諾拋之腦後,靠撒謊而使自己輕易推脫。
壞習慣十、婚姻之路終於走到了盡頭,你心中充滿了對另一方的怨恨。於是你對6歲的女兒歷數另一方的不是,並且告訴女兒:『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你從此再也不要理他。』
這樣做,孩子學會了恨,在達不到目的時就搞破壞,搗亂,進行報復。
壞習慣十一、某一天,你突然發現愛人有外遇了!從開始時的震驚和恐慌,到最後的容忍,你告訴自己:『只要他/她還要這個家就行了,你還圖什麼呢,不就是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嗎?』
我們『善意』營造的一個貌似完整的家,並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和愛,『同床異夢』和『貌合神離』帶給孩子的將是對生活的不信任,對人間真情的誤解!
壞習慣十二、在結婚問題上,你的婆婆曾經百般阻撓,於是,婚後你從不孝敬老人,也從不帶兒子去老人那裡玩,背地裡還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詛咒老人。
不為孩子樹立孝敬的榜樣,那麼總有一天惡果會降臨到你自己頭上!
壞習慣十三、你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妻子會把你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收拾好,從來不需要你操心。
這樣,孩子也會養成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的習慣。
壞習慣十四、你在家總是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pose。
我們說一套,做一套,對於一個沒有形成適當的道德感的孩子,當他長大後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種種誘惑時,很難有定力守護好自己。
壞習慣十五、孩子在游樂場上遲遲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見小朋友越來越少,你對孩子說:『別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該走了吧!』終於把孩子拖走了。
我們總是用相對於別的小孩的標准來衡量自己的孩子 ,這會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別人比較上,並將此內化成自己的行為准則,長大之後做事就會輕易受其他人影響。
壞習慣十六、路上又堵車了。你將車從緊急停車道上開了過去。後面5歲的女兒問你:『為什麼我們走這邊?』你說:『這兒沒警察,也沒有攝像頭,沒關系的。』
當我們在沒人監督時違規,孩子就學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麼都可以。
壞習慣十七、你在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6歲的兒子鑽進來想幫忙,你趕緊把孩子推出廚房:『去去去,這不是小孩子做的事情,快去寫作業吧。』
我們對孩子的『愛護』,讓孩子認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這樣的行為導致了孩子不能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壞習慣十八、吃飯時,你當著孩子的面憤憤不平地告訴愛人:『小王昇職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電腦嗎……』
我們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孩子就學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思進取。
壞習慣十九、5歲的兒子試圖拆開一只鬧鍾看個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麼?不准亂動!』我們想讓孩子知道哪些該做、可做,哪些不該做,可是,簡單說『不』只能破壞親子關系,壓抑孩子的能動性,迫使他們轉入『地下活動』,到那時悔之晚矣!
壞習慣二十、女兒吵著要買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連騙帶嚇說:『不聽話,警察來抓你了』、『不聽話,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當孩子一旦證實『自己被騙了』,以後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話了。
壞習慣並不可怕,只要我們父母意識到這一點,知道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生活中我們要該掉壞習慣,給孩子做一個積極的榜樣,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如果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因此,專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慣,趕快防患於未然,並尋求迅速制止的辦法。/ g r x' h5 q( a, O
; X/ _8 w5 _/ V/ p
1.攻擊性行為
! Q5 e& U. @" q9 F( [ 為何不容忽視:孩子和小夥伴有小衝突的時候,你可能不一定會去管教,但是你不該忽視那些小小的攻擊性行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問題顧問米歇爾博士認為,如果你不管的話,孩子到了8歲左右,這種不良行為就會積習難改了。放任自流傳遞的信息是傷害別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 c5 Y0 a6 F. F6 c$ y
制止方法:正面應對攻擊性行為。把孩子拉到一邊告訴他,「那樣會傷了妹妹。如果他這樣對你,你會怎樣呢?」要告訴他任何傷害別人的舉動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魯霸道,幫他練習生氣時該說些什麼。也可以給他一點小小的懲罰,如果他再犯的話,不讓他出去玩。6 y; l" X7 D0 N
! I0 y* d0 d' x8 o' h' m% S" } v; h
2.打斷談話 0 H8 g; ?) u' x, b
為何不容忽視:你的孩子也許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什麼或問你某些問題,但是如果縱容他打斷你的談話,卻不會有助於教會孩子為他人著想,更不會讓他學會在你忙碌的時候如何自己打發時光。結果將會是他認為自己有權吸引別人的注意,並不能忍受任何挫敗。 * _$ J2 W" s3 ^: s1 D
制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電話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訴孩子他要保持安靜、不能打擾你。給他安排點活動或者讓他玩一個他平時沒玩過的玩具。如果你在談話時,他纏著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讓他安靜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談完。之後告訴他干擾別人並不會得到他想要的。
^7 m6 d2 h8 Q1 G1 ? V% l. P% ^3 R* |! D
3.假裝聽不見你說話
+ T4 ]' T: ]" q- E; D' ^ 為何不容忽視: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當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愛做的事,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沒聽見一樣,這時你不能忽視了。因為這樣下來傳遞的信息是漠視大人的指令無所謂。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於是在訓練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縱容孩子繼續這種行為,你的孩子很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並極有控制欲。 : p, f5 u" ' j5 j" f* I% n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側跟孩子說話,走到她面前,告訴他該做什麼。談話時,讓他看著你,並且回答「好的,媽媽。」輕撫她的肩膀,呼喚她的名字,關掉電視都會有助於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聽話的話,告訴他後果是什麼。當五歲的傑克開始「選擇性聽取」時,他的父母決定採取措施。他們告訴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覆要求他做事的話,比如說來吃飯或洗澡,那麼那一天他只能看一個動畫片,(通常他可以看兩個)或者那一周他將損失一個外出遊玩的機會。如果他們不得不提醒他兩次的話,一個動畫片也不讓看了,或兩天不能出去玩。媽媽們該努力做到不讓步,否則的話,他會繼續這種壞習慣的。
$ m. O3 E- F! ~1 L+ G, R, j$ A( j5 n' t
4.使小性子 . p$ M/ k0 q( b: Q5 x
為何不容忽視:你或許以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會跟你翻白眼,或說話傲慢無理,但是傲慢的舉止通常在兒童模仿大孩子以試探父母的反應時就開始了。一些家長以為這只是階段性的,於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應對這一問題,你會發現孩子大概上三年級的時候會沒有朋友,並無法與老師和其他成人融洽相處。
1 n; c' i4 o5 ^4 c3 |8 i 制止方法:讓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為。舉個例子,告訴他「你這樣翻白眼,好像是不愛聽我說的話。」這並不是要讓孩子感覺難為情,而是讓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失去朋友的友誼和愛戴。如果他堅持不改的話,你可以不理他並走開。你可以這樣說:「你如果這樣和我說話的話,我聽不見。當你準備好有禮貌地說話時,我才會聽。」2 \( f) w9 [9 L) I4 g5 c0 {
4 J. h* o$ s" C, @: ^$ Q5.誇大事實 4 l& a8 Z( H. X/ _6 c, S J
為何不容忽視:也許一個還不會疊被子的孩子說自己整理了床鋪,或是一個甚至還沒坐過飛機的小孩告訴同伴他去過迪斯尼,這些誇海口的行為似乎無關緊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誠實。專家認為:「如果孩子瞭解到說謊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讓他做那些他不愛做的事,讓他擺脫闖禍的困境,撒謊就變成很自然的事了。」 ) B% l( f8 S+ J7 R# U, U
制止方法:當孩子說點小謊時,坐在他身旁,直截了當告訴他。「去迪斯尼當然很有意思,說不定我們哪天就會去的,但現在還沒去過,你不該告訴小妹妹說你去過。」告訴他,如果總是扯謊的話,人們就會不相信他的話了。看看他撒謊的動機是什麼,別讓他的小謊話不斷得逞。舉個例子,如果他還沒刷牙就說刷過了,要讓他回去再刷。當5歲的瀟瀟開始撒謊時,她媽媽給她講了『狼來了』的故事,撒謊的孩子在狼真來了的時候,沒人相信,沒人來幫她。講故事可以有助於孩子正確看待問題,孩子會慢慢學會非常坦率。當你不相信他的某些話時,他會很堅決地維護自己。1 F0 H- M+ q5 Z9 ~$ p8 H
^% N; P* w( ]3 J6.無視規則0 q7 ' @- R) ?1 O; ~/ e0 m+ T5 ?% m
3 f# i$ R7 ]" h 為何不容忽視: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當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裡看DVD。專家認為放任孩子不遵循規則做事情絕對不是好辦法。如果你看著一個兩歲的小孩子自己從櫃檯裡拿餅乾很好玩,那就等著瞧吧,看看他到了八歲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麼辦。 7 y/ W* q; U+ \2 c+ Q9 }
制止方法:制定幾項家庭紀律,並經常和你的孩子談論這個話題,比如,告訴孩子:「你得問問可不可以吃糖,因為這是規矩。」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以外的時候就打開電視,告訴他把電視關掉。並且大聲清楚地陳述規則,這將有助於讓孩子銘記在心。當四歲的姍姍未經允許就拿了些圖畫筆玩並把她的一隻胳膊整個都塗成了黃色,他的媽媽告訴她下午不能幫著畫車庫促銷的廣告牌了。雖然她哭了,但只有這樣才不會讓她故伎重演。
2 v- y" l8 g. Y- Y4 \( b0 l5 T6 @ n3 z! a. O) B( c
1 S# K* p% t+ x& R/ \& y( T[[幾種非糾正不可的生活惡習]]
% i! D0 J% `$ k7 L. d, c; d* [5 g/ e" @ ?# u4 |- q. g' ?2 Q
8 K( D& i, q0 A7 s1.不良擦拭 8 a# u& [$ X5 j$ M6 G* L3 d) r& |
必糾理由:孩子會自己使用尿壺時,你或許願意讓他自己來處理。但是如果沒有擦拭妥當的話,他的手可能會弄得一團糟。對女孩子來說,不當擦拭可能會導致膀胱炎。
- n/ N4 E( e* L& o6 `; b: |/ p. L5 h 制止方法:要檢查一下,看看他的內褲就知道了,孩子也許還會需要定期的指導。 |, k7 B# w" Q
! }: P5 f, u5 m( L3 T/ e, ?# e4 n2.挖鼻孔 ' ^9 u0 E+ E/ q/ |# U& j
必糾理由:儘管看著孩子的手指從鼻子游到嘴裡很噁心,但是吃鼻涕並不會讓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卻是感染的一個主要途徑。 + `! q5 o# E' f
制止方法:轉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給他本書或玩具,任何能佔著手的東西都行。向孩子解釋挖鼻孔會傳染病菌。隨身攜帶紙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時立刻遞給他。讓鼻孔濕潤會減輕瘙癢感。冬天在他的臥室裡放個加濕器會有助於避免晚上睡覺鼻涕變干。& [5 b0 m+ |0 G) k( o
3 u" Q! E# T7 u ' o( t; D3.忘記洗手
8 l! V4 a9 D3 `( k$ u7 D& F 必糾理由:經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會接觸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說寄生蟲、排泄類病菌、甚至甲肝。
! I7 W& }5 ?) V/ L9 W1 P6 f- ~! e 制止方法:經常,並溫柔地提示。提醒她吃飯前,出去玩之後,更重要的是,上完廁所後一定要洗手。你不防在衣櫥,或包裡備些殺菌濕巾。
% u$ t) p) Z( x3 q0 _7 r
! G) u8 _: ]" E6 w/ U4 d4 S4.咬指甲
& g! Z; F5 m6 a- d C 必糾理由:孩子的指尖可能會流血、感染。咬髒指甲也會傳染細菌。
$ [: o: g2 R$ ?& {+ i 制止方法:大多數小孩子在無聊時咬指甲,此時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樂,書或畫筆和紙,等等。
: m& N& ~: W0 t6 R6 D/ ]6 u- }/ i V4 e$ W3 o1 n5 k
5.摳瘡痂
?1 t0 u* B3 P+ | 必糾理由:骯髒的手指會將感染性細菌帶到傷口上。反覆被揭開的傷口也會結疤。
6 X2 J" V* a8 B& s1 v! M8 I" m 制止方法:在傷口上敷抗病毒藥膏,然後用創可貼包好以防小手碰到。讓他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卡通創可貼,他就會不願意把它揭掉了。, n9 i. ?" l0 B9 N1 g6 ?. N& Q7 F1 O
9 Q! @7 { N0 ~& S! B6 h& W( B6.不遮掩地咳嗽、打噴嚏 . O6 g3 h ?& N0 u2 T0 n( j; c6 R$ w
必糾理由:感冒病毒或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像肺炎、腦膜炎都是通過這些顆粒傳播的。
3 W: C m7 C" W0 F: B 制止方法:做個好榜樣。如果你在咳嗽、打噴嚏時能自己擋住鼻子或嘴,孩子很可能會跟你學。不要怕嘮叨,要經常提醒孩子。為防治病毒傳染,教孩子朝胳膊肘,而不是手上打噴嚏。
9 {: j, J- Y7 C5 @- t! J% I
* n! L: m' p, o9 F! t孩子的成長時 身為父母親要特別注意孩子是否有不好的習慣 及時告訴他改正/ R, m9 w- W8 T& u
才不會長大時就不容易改了 要特別注意喔~
小昱聽他爸說上週買的杮餅有3盒在冰庫,沒受到蝗禍,她今天一早就去翻冰箱,嘴裡說:我不允許我的領地有我不知道的東西。